[生命教育]
大概終生難忘這一幕:在丹麥動物園見過一頭北極熊,生活在水缸,跟好奇的孩子隔一塊玻璃,面貼面地對著看。
自此避免踏足動物園。讓小朋友認識動物,農場可能是更好的選擇。
墨爾本Collingwood Children's Farm便是特地為孩子而設,距離市中心僅十五分鐘車程,本來是修道院旁邊一塊種瓜菜水果的地方,1979年發展成非牟利社區農場,由義工打理,綿羊就在畫滿塗鴉的建築下吃草,是很奇異的畫面。
它當然不是動物園,只有家禽家畜,有的在圍欄內,更多是自由走動,牛羊的欄沒上鎖,歡迎隨時打開走進去,並提供學習體驗,比如怎樣搾牛奶,或者照顧一頭小豬。
於是腳跟可以突然跑過一群水鴨,而牛羊豬不叫牛羊豬,都各有名字。
格外喜歡這裡沒規矩的從容,人和動物距離突然近了,最記得草地竪一塊牌「小心有蛇出沒」,家長看了看,還是拖著小朋友,快步走過去。
部份動物長大後,會送到不同農場,而有些最終會被屠宰,成為食物。
今年就有動物組織發起簽名運動,要求農場轉型為動物庇護所,停止當宰殺幫兇。
農場發言人這樣回應:我們自第一天已在做教育,告訴孩子食物從哪來,怎樣去生產,而動物在成為食物之前,可以如何跟人共處。
想起日本有小學讓孩子養大一頭豬,然後一起吃掉的爭議。
也記得曾經訪問簡樸大師區紀復,談到吃素和殺生,當時他說:真正的文明,不是計算擁有幾多,而是看你得到的過程,對生命有幾多尊重。
Collingwood Children's Farm
http://www.farm.org.au